每人每天生活作息都會用到水,重要性無需多說。但用了多少水、甚至有沒有浪費,很多人不知道。
弓銓總經理楊崇明經常逢人就問「你家水費多少」「用了多少度」,100人之中能夠回答的人,一隻手數得出來。
究其原因,除了國內水價便宜、民眾欠缺節水意識,缺乏智慧型計量工具也是關鍵。現行制度下,民眾往往要等到兩個月後、收到繳費通知,才知道自己用了多少水。
研發五年 讓電路藏水表內
當今眾多產業均朝向智慧化發展,如何「聰明用水」亦成為智慧生活的重要一環。要做到即時監控、精準計量、輸配管理,就要靠「智慧水表」。
坐落於南科園區的弓銓,是全台唯一的智慧水表生產者。
關於智慧水表,許多人沒聽過。弓銓副總經理蘇政賢回憶,早年外出拜訪客戶,對方乍聽公司名字,「不是誤會是賣手錶的,就是以為是賣飲料的光泉。」
1991年創立,如今員工200多人,這家做水表的南部傳產企業,稱霸國內大口徑智慧水表市占近100%,「國外產品、即便是歐美日業者,也沒辦法跟我們競爭,」楊崇明對自家產品相當自豪。
國內生產水表業者,現存共四家,弓銓歷史並非最久,卻是唯一投入鑽研新技術、跨入智慧電子式水表生產。如今弓銓年營收甚至超過其餘三家同業總額。
弓銓更為水計量產業的台灣之光,研發出全球第一款「非磁感應」的智慧水表,贏得2013年匹茲堡發明獎,讓海外業者驚呼:台灣原來也能生產這麼厲害的智慧水表!
舊式的機械式水表,原理是當水流過水表時,水流推動下層葉輪,再牽動上層齒輪來計算用量。缺點是,齒輪磨耗或齒輪轉速過慢會導致計量偏差,且會進水潮溼、較容易故障,而且要靠人工抄表。
當初弓銓切入市場,便捨棄機械水表,選擇國內沒有人做的電子水表。小小一個智慧水表,必須整合電子、電機、資訊、通訊、機械、流體六項領域,弓銓技術單位工程師便超過30位。
當年,即使是國外做的電子水表,充其量僅是將電路零件附加於機械水表之上。
弓銓一開始便研發「一步到位」,將電路零件直接設計在機體內,成為真正的「機電一體式電子水表」,且能承受十公斤水壓、時間達八年,「目前全世界還沒有這樣的規格」。
電路內埋的好處是不需要齒輪,少了齒輪故障率的問題,直接感應電路,計量的敏感度更精準。「可記錄到小數點0.01升,」楊崇明說,這背後耗費五年技術突破。
電力的取得和維繫又是另一大難題。因為電力除了讓水表運作,還肩負記錄與傳輸資訊的重大任務。
日本的智慧水表能一小時記錄一次訊號,已不容易。但這看在楊崇明眼中,還是太慢,「不夠即時,一小時後已是歷史資料,」於是弓銓設計出十秒就記錄一次訊號的產品,讓日本人直呼不可能。
發展全方位水保全服務
不過,要談到更深層應用,終端的智慧水表僅是第一步。還要有無線通訊傳輸介面,將水表蒐集到的數據即時回傳,搭配起來方能實踐智慧管理。
弓銓創立初期,楊崇明還在前一家公司儀鎮服務,2002年才加入弓銓經營團隊擔任副總經理,2004年成為總經理。
他觀察,弓銓早年產品技術力很強,但市場推廣一直不理想。之後才調整經營定位,從單純的水表製造商,開始研發通訊傳輸介面與雲端管理系統,正式走向全方位水計量產業。
試想,手機App顯示家中用水狀況,獨自在家的長輩平常用水不超過5分鐘,卻因不明原因用水超過30分鐘,便會發出警訊提醒在外子女。警訊也可能提示著家中漏水情況愈趨嚴重,避免長期危害房屋或家具。
這些經由「水」數據保障家戶安全的管理模式,正是弓銓提出的「水保全」服務。目前正在開發應用平台系統,預計今年年底前,推出全球第一個完整的水保全解決方案,「讓水龍頭變成緊急救援開關,」他形容。
2011年起,弓銓已將台灣研發生產的智慧水表銷往世界各地,目前近兩成產品外銷,包含越南、泰國、印尼、中東,甚至地球另一端的義大利、南非、肯亞都有台灣水表的蹤跡。
蘇政賢分享,曾有日本企業要在印尼百貨公司內採用智慧水表,多國比價後發現,弓銓的價格是他國廠商的1∕8,特地先買幾只測試後,大讚弓銓產品性價比之高,隨即大量採購。
弓銓打造揚名國際的台灣水表,正掀起國內智慧水表的計量革命。
線上連結:https://www.gvm.com.tw/Boardcontent_33365.html